中新经纬4月2日电 (薛宇飞)随着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相继公布,公募基金公司、资管公司的业绩也浮出水面。
从数据上看,公募基金公司、资管公司2024年的业绩出现分化,既有营收大幅增长的企业,也有公司的营收有所下降。从头部公司的营收排名看,华夏基金、南方基金超过了广发基金。
头部基金公司营收排名调整
在中新经纬统计的39家公募基金公司、资管公司中,共有34家公司披露了2024年的营收数据,其中,易方达基金、华夏基金、南方基金、广发基金、富国基金、招商基金6家公司的营收规模在50亿元人民币以上。
易方达基金是唯一一家营收过百亿元的基金公司,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21.09亿元。据易方达基金股东广发证券2024年年报披露,截至2024年12月末,易方达基金管理的公募基金规模合计20536.08亿元,较2023年末增长22.43%;剔除货币市场型基金后的规模合计14309.81亿元,行业排名第一。
从增速看,易方达基金的营收规模连续三年负增长,较2021年145.57亿元的历史高点累计下降约24.48亿元。
与2023年相比,广发基金的营收排名从第二名降至第四名,华夏基金、南方基金分别以80.31亿元、75.23亿元的规模位居第二名、第三名。2022年、2023年,华夏基金的营收规模均有所下降,2024年转为同比增长9.61%,再次突破80亿元。南方基金的营收在2022年出现了一定调整后,2023年、2024年均保持正向增长。
2022年至2024年,广发基金的营收规模连续三年下降,2024年降至72.60亿元,较2021年93.46亿元的历史高点下降超20亿元。
头部公司中,汇添富基金的营收规模调整最明显,2024年的营收为48.28亿元,同比下降10.11%。2021年时,汇添富基金的营收一度升至行业第二名,为93.79亿元,但此后三年进入明显的调整期,营收总额接近腰斩,2024年的行业排名掉至第八名。
2024年,有数家中小型基金公司、资管公司的营收出现明显增长。2024年,华泰柏瑞基金实现营业收入23.13亿元,同比增长31.69%;国泰君安资管实现营业收入17.09亿元,同比增长19.07%;中金基金实现营业收入4.58亿元,同比增长30.34%;国联基金实现营业收入4.32亿元,同比增长81.03%。
9家公司净利润超10亿元
中新经纬统计的39家公募基金公司、资管公司,在2024年共赚取了275亿元净利润,有9家公司的净利润超过10亿元。与2023年相比,共有20家公司的净利润实现增长。
2024年净利润排在行业前五名的依次是易方达基金、华夏基金、南方基金、工银瑞信基金、广发基金,分别为39亿元、21.58亿元、23.52亿元、21.10亿元、20亿元,同比增速分别为15.33%、7.20%、16.92%、8.65%、2.56%。
尽管营收规模有所下降,但易方达基金2024年的净利润规模达到了历史第二高的位置。华夏基金2024年的净利润也维持在历史相对高位,而南方基金的净利润则创下历史最高水平。
各公司的利润表现分化明显。2024年,华泰柏瑞基金在营收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同时,净利润增速达45.53%。2024年,华泰柏瑞基金的管理规模增长明显,从2023年年末的不足4000亿元,增长至2024年年末的超6000亿元。
华泰柏瑞基金股东华泰证券2024年年报披露,华泰柏瑞基金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和投资策略,持续丰富产品线品类,指数类基金规模增长明显,截至2024年年末,管理资产规模达6882.08亿元,其中,公募业务管理资产规模6691.86亿元。根据沪深交易所统计数据,截至2024年年末,华泰柏瑞基金旗下宽基指数基金沪深300ETF规模为3596.27亿元,位居沪深两市非货币ETF市场规模第一。
在2024年,大成基金、中银基金、国泰君安资管、安信基金、中金基金、国联基金、中信建投基金的净利润均实现了两位数甚至三位数的增长。据Wind数据显示,2024年,大成基金、中银基金的管理规模均增长了超1000亿元。
一些以管理主动权益型基金见长的公募基金公司、资管公司,利润下降明显。2024年,交银施罗德基金实现净利润8.79亿元,同比下降26.81%;东证资管实现净利润3.33亿元,同比下降32.18%;农银汇理基金实现净利润2.48亿元,同比下降20.26%;信达澳亚基金实现净利润1.01亿元,同比下降42.11%。
据东证资管股东东方证券2024年年报,东证资管积极应对市场环境变化,围绕“平台化、多元化、市场化”建设方向,持续推进“二次创业”转型发展。产品方面,围绕公司投研能力持续拓展产品矩阵,着力布局货币、纯债、权益、多策略、公募 REITs、FOF、量化、QDII八大产品线。
据信达澳亚基金股东信达证券2024年年报,信达澳亚基金将坚定推进“第二增长曲线”战略,将“固收”及“固收+”业务线打造成继权益业务后的另一业务支柱,不断优化业务结构。
(更多报道线索,请联系本文作者薛宇飞:xueyufei@chinanews.com.cn)(中新经纬APP)
(文中观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)
中新经纬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。
责任编辑:魏薇 李中元
上一篇 夜郎古酒业晚间发布声明,与郎酒1.96亿商标诉讼案撤诉和解
下一篇 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