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24岁时,你在做什么?”
有这么一位24岁大学生,还没毕业就立下“永不打工”的誓言。他敏锐的找到创业商机,打造了国内首个外卖平台——饿了么。
饿了么刚出现,就深受广大年轻人的喜爱。
然而,身为创始人的他,却在饿了么公司发展上轨道后,将公司转手卖给阿里巴巴,套现665亿,他就是张旭豪。
如今饿了么已经在外卖行业占据龙头地位,只有美团外卖堪称匹敌。
张旭豪是否会后悔当初将“万里江山”拱手送给马云的决定?
«——【·饿了么的诞生之路·】——»
2008年的一个晚上,上海交通大学的一间宿舍里,几名学生躺在床上,刚打完球回来的他们肚子饿的咕咕直叫,但是谁都不愿意去食堂买点吃的。
“有没有人愿意帮我买点吃的送来啊?我愿意出2倍的钱。”
这句话让张旭豪嗅到了商机:肯定还有很多人有这个需求,如果我能创建一个可以送餐上门的平台,一定会有市场的。
张旭豪的想法得到了全宿舍人的支持,于是张旭豪他们四人团凑钱买了6辆电动车,开始执行这个想法。
首先,他们进行了明确的分工。一部分人负责与附近的餐馆和小吃店的老板谈合作;一部分人负责将商家的菜单整合起来做成小卡在校园里发;还有另一批人做配送员,负责骑电动车送餐。
同学们可以通过小卡给商家打电话点单,做好之后由配送员取餐送餐。这样一趟提取15%的服务费。
这个模式在学校里试运行了一段时间,效果还不错,几个创始人平均每月都能拿到上千元的利润。可是时间长了,慢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。
由于接单、送餐和收款结算都在线下进行,因此效率非常低,有时沟通不到位还会导致送错餐。
而且团队里这几个人要兼顾与学生和商家沟通、处理订单纠纷,再加上还要上课,每天连轴转让他们都疲惫不堪。
为了解决目前的问题,张旭豪找来几名软件学院的同学,花了半年时间开发出了一个基于Napos技术的首个订餐网络平台。
这个平台可以实现线上接单和付款,同时顾客有什么要求也会直接传达给商家,不仅提高了效率,而且减少了出错。
他们给这个平台取名“饿了么”,在大学校园进行了推广。之所以叫“饿了么”是因为他们平时在宿舍内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:“你们饿了么?”
随着饿了么的用户量越来越多,张旭豪团队的配送员越来越不够用,尤其是下雨下雪的恶劣天气,忙得团团转也送不过来。
就在张旭豪一筹莫展之时,他偶然听到一个失业的人说的话:“现在各行业都对专业技能要求这么严,找个工作太难了。”
这让张旭豪意识到,送餐这个活可以做成一个专门的工作岗位,于是他带领团队又设计了一套网络餐饮管理系统,将有时间有意愿做配送员的人集结起来,再由系统就近分配订单,遇到恶劣天气还有补贴。
就这样,饿了么系统逐渐成形,从交大校园扩展到其他高校,后来又扩展到社会上,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外卖这种便捷的服务。
之后,张旭豪又对这个平台不断地修改完善,还推出了超时赔付体系,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,成为了外卖行业的领头羊。
资料显示,2013年末,饿了么公司规模从200人增加到2000人,业务量从10万单递增到100万单。
«——【·审时度势,天价卖出·】——»
随着外卖行业的兴起,越来越多的平台软件开始加入进来,饿了么因为做得早,在市场中占据着较大份额。
这时候,美团创始人王兴看到了外卖市场的巨大利润,随即开辟出了美团外卖这一分支,也想分一杯羹。
俗话说“精明的人吃肉,狡猾的人喝汤”。美团外卖刚起步时直接照搬饿了么的运营模式,学到精髓后再另起炉灶自成一套体系。
借着饿了么的风,美团外卖也迅速发展壮大,但依然无法撼动外卖行业老大哥的地位。
为了扩大美团外卖的市场份额,王兴耍起了手段。
他疯狂融资,又将资金大量投入到外卖行业中打出了很多补贴,搞起了最原始的价格战。
相信很多人都记得当年的“红蓝大战”,那时甚至5块10块就能吃到一顿大餐,还经常又很多免费送的优惠券。
这么烧钱的商战拖垮了很多不起眼的小外卖平台,美团外卖和饿了么自身也都陷入了不同程度的资金危机。
直到2015年,腾讯为美团外卖注资35亿美元,瞬间扭转了饿了么独占鳌头的局面。
虽然后来,饿了么收到了阿里巴巴的12.5亿美元,挽救了自己岌岌可危的地位,但是在市场上再也没有当年遥遥领先的优势。
美团外卖的步步紧逼让饿了么面临巨大的压力,而这时饿了么自身的管理也出现了问题。
饿了么的底层技术平台是由几名大学生从零开始搭建起来的,应对越来越大的订单量有些吃不消,再加上地推和人员管理的经验欠缺,导致饿了么的每单成本比美团外卖明显较高。
反观美团外卖,作为上一轮百团大战活到最后的赢家,其在成本运营、补贴管控、地推管理等方面都较为成熟。
到了2018年,外卖行业的竞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,饿了么与美团外卖平分秋色。但若继续这样争斗下去,张旭豪不敢保证饿了么会打赢这场仗。
权衡利弊之后,张旭豪当机立断,将饿了么以665亿的价格卖给了阿里巴巴。
如今,饿了么在外卖行业占据着重要地位,覆盖全国670个城市和超1000个县,拥有340万家在线餐厅,用户量达2.6亿,还拓展了很多其他领域,市值早已远超当年的665亿。
而张旭豪早已辞去了饿了么董事长的职务,成立了自己的投资公司,投资于人工智能、健康科技、新能源等多个行业,最近又将眼光放到了高尔夫球行业。
对张旭豪来说,饿了么是他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做出来的,他为之感到自豪和欣慰。
至于他后不后悔,我们外人不得而知,只能说他的这个决定是结合当时的形势所做的战略上的选择。
在商业世界中,适时的取舍和战略转型尤为重要。创业不仅需要坚持的勇气,还需要有审时度势的眼光。
参考资料
上一篇 预赛决赛连续突破,沃尔什再破女子100米蝶泳世界纪录
下一篇 没有了